歡迎來到中國核能行業(yè)協(xié)會官網
當前位置:
>
訪問量:
國內核新聞
核安全宣言彰顯中國形象
時間:2012年04月01日 來源:《解放軍報》 點擊量: 分享:
    3月27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首爾核安全峰會上,發(fā)表了題為《深化合作 提高核安全水平》的講話,就如何在新形勢下增進核安全提出了四點主張。胡主席的講話是中國最新發(fā)出的核安全宣言,總結了中國核安全領域的積極作為,描繪了核安全領域的“中國模式”,展現(xiàn)了中國智慧,提升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贏得了國際輿論的一致好評。

  樹立一種理念,將普遍核安全置于和平與發(fā)展的基點之上。1945年,廣島、長崎的核轟炸以瞬間毀滅的悲劇性事實將人類強制性地推進到了核時代。隨后,核武器成為大國博弈的重要籌碼,核軍備競賽的夢魘席卷全球。為此,核技術的開發(fā)運用呈現(xiàn)出了“畸形發(fā)展”之勢,即其殺傷和毀滅功能在軍事領域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而其民用效能和潛力卻得不到足夠的正視和開發(fā)。中國雖然擁有核武器,卻長期以來保持“最小核威懾能力”,第一個正式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主張全面、徹底、干凈、堅決地禁止和銷毀核武器,這一行為就是在用實際行動弱化核技術的武器功能,倡導和平利用核能的理念。去年日本福島核電站發(fā)生嚴重核泄漏事故,致使國際社會“談核色變”,一些國家甚至暫停了本國核電發(fā)展計劃。然而,在能源短缺、全球變暖、注重低碳清潔能源的大背景下,核能在保障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能無限夸大核能安全風險,致使“因噎廢食”。胡主席的講話,將和平與發(fā)展作為實現(xiàn)核安全的邏輯起點,主張堅持科學理性的核安全理念,增強核能發(fā)展信心。這就是在倡導從促進全球經濟的快速增長和文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高度上,推動核能的安全、可持續(xù)發(fā)展,實現(xiàn)對核能的全面和平利用。

  呼喚一種能力,將普遍核安全落實在國內配套措施保障上。核電工業(yè)有句俗話,一個地方的核事故就是任何地方的核事故。在全球已有30個國家使用核電、核發(fā)電量占全球總發(fā)電量14%的今天,核安全已經成為一個國際性的問題。為了避免地區(qū)核事故演變?yōu)槿蛐院藶碾y,核國家必須以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強化核安全能力建設?;诖?,胡主席在講話中,強調要從制度、機制、技術和人力資源等方面著手,為核安全建立配套有效的保障體系。這些措施很大程度上是中國在核安全領域積極作為的經驗總結,是中國智慧外化為世界意志的又一次例證,旨在為各國核安全能力建設提供有力抓手。

  強化一種途徑,將普遍核安全與國際交流合作掛鉤。俄羅斯核安全領域專家索特尼科夫曾說過,核安全沒有國界,國際社會應以集體方式追求核安全,“我們同處于一艘船上”。因此,國家間的通力合作與交流是實現(xiàn)普遍核安全的必要途徑。胡主席在講話中,從推廣核安全標準和規(guī)范、分享核安全先進經驗和做法、提供核安全援助等3個方面,為國際核安全合作指明了方向。需要說明的是,前兩點實質上是對福島核泄露暴露出的全球核電安全管理機制缺陷進行的正面回應;而后者則是基于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核技術安全水平存在差距的現(xiàn)實提出的理性建議。

  倡導一個原則,將普遍核安全與新安全觀對接。近年來,國際軍控與核裁軍雖有進展,但防核擴散形勢依然嚴峻,核材料流失風險與核恐怖主義威脅有增無減。究其根源,美國等核大國推行的霸權主義政策難辭其咎。它們拒絕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動輒對中小國家使用武力,導致非核國家產生了不安全感,一些國家被迫發(fā)展自己的“撒手锏”,倒向了核選擇。這種霸權主義政策對全球防核擴散的負面效應不容忽視。針對霸權國家行為準則的先天缺陷,胡主席在講話中提出了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思想,主張通過推廣互信、互利、平等、協(xié)作的新安全觀,為加強核安全營造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過時了嗎?

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我們建議您升級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選擇另一個web瀏覽器.一個列表最流行的web瀏覽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