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出,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并非核能技術出現(xiàn)問題,而是由地震和海嘯引起,屬于自然事故。“中國可以發(fā)展核電,但必須保證核設施的安全。”
支持政府補貼使用清潔能源的企業(yè)
他表示,中國能源結構不合理,最需要擔憂的是對煤的使用過多。“我并不是說要完全廢除煤,而是煤造成的污染很嚴重,需要逐漸淘汰。但中國很多的鋼廠仍然需要使用煤作為燃料,來獲得碳化鋼。”
而針對中國光伏電池產(chǎn)量6年暴增600多倍的事實,奧謝羅夫認為,中國是硅的主要產(chǎn)國,有大量的原材料可供使用,但不能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入一種項目。“不過,現(xiàn)在不可能全用太陽能來發(fā)電,也不可能全用風能。太陽能在夜間無法保證,而風能的空間分布不均。”
他表示,非常支持政府對使用清潔能源的企業(yè)提供補貼。“這是一項非常棒的政策。”
中國人短期內不會獲得諾貝爾獎
奧謝羅夫稱,中國人不必急于獲得諾貝爾獎。“中國現(xiàn)在更重視的是應用科學,而不是基礎科學。諾貝爾獎的評委們更看重的是基礎科學的成就。所以我不認為中國人會在短期內獲得諾貝爾獎。”
而談及一同來京的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約翰-納什,奧謝羅夫表示,“我和納什先生的交流非常愉快,雖然他面臨一些精神上的困擾,但這并不妨礙他做科學研究。”
“我上個世紀70年代就發(fā)現(xiàn)了氦-3中的超流動性,而直到1996年才獲得諾貝爾獎。得知獲獎的那天早上,我的下巴差點掉到了地上。”他笑稱,在某種程度上,諾獎更多地跟運氣有關。“如果今后有中國人拿了諾貝爾獎,我一點也不會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