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12月5日—6日召開的布達佩斯能源峰會上,匈牙利代表表示,匈發(fā)展核電的承諾表明其致力于為實現國際能源機構(IEA)描述的雄心勃勃的全球氣候變化目標作出貢獻。
匈國家發(fā)展部主管能源事務的副部長Beatrix Kadar強調了核能對本國能源結構的重要性。負責波克什二期擴建項目的政府專員Attila Aszódi介紹了該項目的進展以及未來計劃。
波克什核電廠目前擁有在1982—1987年投運的4臺VVER-440機組。該電廠的發(fā)電量占匈全國總發(fā)電量的約1/3。根據2014年初簽署的一份政府間協議,俄羅斯企業(yè)及其國際分包商將在波克什建設2臺VVER-1200機組,俄將為該項目提供高達100億歐元(112億美元)的融資,占該項目總投資的80%。
Kadar表示,核電將繼續(xù)是匈能源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幾乎不排放二氧化碳,因此核電廠是有助于實現環(huán)境和氣候變化目標的經濟且高效的工具。核能有助于加強國家能源供應安全,并且由于運行費用低,還有助于加強匈國民經濟的競爭力。
國際能源機構首席經濟學家László Varró表示,風能和太陽能技術的發(fā)展正在促使電力行業(yè)轉型,但速度不夠快,不足以實現《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2015年12月簽署的《巴黎協定》設定的目標——確保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yè)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內。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核電在低碳能源結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Kadar表示,天然氣已在匈電力結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雖然匈已設定到2020年將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耗量中所占份額提升至14.65%的目標,但匈需要為實現此目標在技術、監(jiān)管和市場設計等方面開展大量工作。
她還補充道,發(fā)展可再生能源面臨的另一項挑戰(zhàn)是儲能和電池技術等可對能源轉型產生重大影響的創(chuàng)新型技術的發(fā)展具有不確定性。
波克什二期擴建項目
歐盟委員會2016年11月完成了對波克什二期擴建項目兩個問題其中之一的調查。這兩個問題分別是:該項目是否違反公共采購規(guī)則以及項目融資是否構成國家援助。11月17日,歐盟委員會結束了對第一個問題的調查,認為該項目沒有違反公共采購規(guī)則。歐盟仍在對第二個問題展開調查。
MVM 波克什二期公司(MVM PaksⅡ)于2016年9月獲得新建項目的環(huán)境許可證,于10月提交廠址許可證申請,并于12月16日在波克什啟動新建項目的公眾聽證會。目前預計波克什二期1號機組將于2025年建成,2號機組將于2026年建成。
波克什核電廠
匈牙利原子能管理局(HAEA)2016年12月9日宣布,收到波克什4號機組延壽20年至2037年12月31日的申請。波克什1號和2號機組已獲準延壽20年,可分別運行至2032年底和2034年底。
根據英國《國際核工程》網站2017年1月10日公布的信息,波克什3號機組已獲準延壽20年至2036年底。(信息來源:世界核新聞網站和英國《國際核工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