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中國核能行業(yè)協(xié)會官網(wǎng)
當前位置:
>
訪問量:
行業(yè)動態(tài)
我國首座低濃鈾微堆實現(xiàn)滿功率運行
時間:2016年03月28日 來源:中核集團 點擊量: 分享:

  

  3月26日,我國首座微型中子源反應堆(簡稱微堆)圓滿完成低濃化改造,實現(xiàn)首次滿功率運行。這是繼核安保示范中心建成運行后,我國在核安保領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績,也是中美核安保合作的重大成果。國防科工局局長、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許達哲,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王毅韌,中核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孫勤,總工程師雷增光,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出席上述活動。
  許達哲表示,微堆低濃化改造,是降低高濃鈾流失風險、提升核安保水平的有力舉措,也是中美核安保領域合作的重要內(nèi)容。國家原子能機構將本著自愿、務實的原則,與其他國家分享低濃化改造技術經(jīng)驗,協(xié)商開展類似改造項目,全面提升全球核安保水平。
  孫勤表示,首座微堆低濃化后首次滿功率運行說明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已經(jīng)完全掌握了微堆低濃化的全套技術,為我國軍民融合發(fā)展以及國際核安保做出了努力和貢獻。中核集團也將以此為契機,按照要求繼續(xù)做好后續(xù)工作,在和平利用核能、軍民融合等方面做出新貢獻。
  2011年底,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批準中核集團所屬的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與美國能源部阿貢實驗室合作,對原子能院微堆進行低濃化改造,卸出微堆高濃鈾堆芯,裝入低濃鈾燃料堆芯。微堆低濃化改造涉及堆芯物理設計、結構設計、燃料組件設計制造、裝卸料、乏燃料管理、反應堆實驗調(diào)試等諸多環(huán)節(jié)。改造過程中,工程技術人員攻克了一批關鍵技術,確保了微堆的核安全。
  該堆的主要用途包括中子活化分析、核儀器探頭的考驗、教學及培訓、少量同位素生產(chǎn)等。改造后的微堆固有安全性更高,一爐燃料可使用30年。
  國防科工局,中核集團以及原子能院各部門相關領導參加上述活動。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過時了嗎?

為了得到我們網(wǎng)站最好的體驗效果,我們建議您升級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選擇另一個web瀏覽器.一個列表最流行的web瀏覽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