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電站重新開始運轉,正在逐步擺脫福島核事故的陰影
日本九州電力公司的川內核電站1號機組2015年8月11日重啟,8月31日達到滿負荷運轉,川內2號機組10月重啟,11月1日全面運轉。川內1號機組是日本第一座通過新管制標準審核的核電機組,也是首座重新投入商業(yè)運行的機組。
除川內1、2號機組外,關西電力公司高濱核電站3、4號機組和四國電力公司伊方核電站3號機組也通過了日本規(guī)制委的審查,將在適當時間恢復運行。這說明日本正在逐步擺脫福島核事故的陰影,恢復對核電安全的信心。
但福島核事故陰影的完全消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在民眾中不斷出現的反核游行外,日本政治家對發(fā)展核電也表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以安倍為首的擁核勢力堅持發(fā)展核電,而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細川護熙則主張“零核電”。
核能的優(yōu)勢得到肯定
到2015年底,世界上有30個國家和地區(qū)共運行著441座核反應堆,裝機容量超過380 GW。
世界核協(xié)會(WNA)預測,未來20年內,世界對能源、特別是電力的需求將會大幅增加,2035年電力需求增長量將超過2011年電力需求的三分之二,且42%的主要能源將以電力形式輸出。
在瑞士、美國、比利時、瑞典和德國等一些國家,核電容量的增加主要來源于現有核電站的升級改造。
在新建項目方面,美國、芬蘭、法國、英國都有所行動。美國有5座在建的核反應堆,同時還為5座新的核反應堆擬定了計劃,部分新項目預計于2020年啟動。芬蘭的第五座大型核反應堆已動工,預計2018年投運,第六座大型核反應堆的建造計劃已在制訂中。法國正在弗拉芒維爾修建一臺裝機容量1600 MW的核電機組,計劃2018年投運。英國國內運行的核電站有8個,已經開始更新日漸老化的核電站系統(tǒng),未來將至少新建10座核電反應堆,有4臺160萬千瓦的核電機組已列入計劃,另有600萬千瓦核電容量的項目已進入審批環(huán)節(jié)。
俄羅斯6座核反應堆和2座小型核反應堆正在建造中,6座核反應堆中包括一座快中子反應堆。俄羅斯未來計劃建造30座核反應堆,其中一部分用來替換現有的核電站。到2030年,俄羅斯的核電裝機容量將增長50%。此外,一座小型浮動核電站預計于2016年完工。
11月19日,俄羅斯原子能公司與埃及簽署了埃及首座核電站建設協(xié)議。俄方將為埃及建設4座1200 MW反應堆。俄羅斯與伊朗簽訂了修建兩座總價110億美元核電站的協(xié)議;與土耳其簽訂協(xié)議,合作建設4座1200 MW反應堆核電站;還與其他歐洲國家合作建設另外4座核反應堆。
波蘭計劃建造兩座3000 MW反應堆。
韓國計劃2018年投運4座核反應堆,另有8座于2030年投運,總裝機容量將達17200 MW。
印度目前有21座核反應堆運行、6座在建。有20多座核電機組列入新建計劃,現已有18臺核電機組獲批。
巴基斯坦的兩座300 MW的核反應堆正在施工中,其計劃與中國合作建設兩座規(guī)模更大的核反應堆。
阿聯(lián)酋與韓國財團將合作建設4座1400 MW核反應堆,預計于2020年投運。
約旦首座核反應堆建設項目現處于完善法律基礎和監(jiān)管基礎階段。
日本與哈薩克斯坦簽訂了合作建設核電站計劃。
越南已完成國內兩座核反應堆的建設規(guī)劃,裝機容量為2000 MW,目前正在加緊完善其法律和監(jiān)管基礎。
尼日利亞計劃每座核電廠發(fā)電功率超過1200 MW,盡可能以最安全的方式利用核能。
歐洲原子能公司向歐盟委員會建議,2050年前后歐盟至少應保持當前的核能發(fā)電能力,在未來35年內,歐盟將新建100座以上核反應堆,2025年到2045年之間新形成的核電裝機容量約為122 GWe ,預期2050年至少有14個歐盟成員國將運行核電廠。
在國際能源署發(fā)布的《2014世界能源展望》中,世界核電發(fā)展被作為重點關注對象。在當前世界經濟、能源安全和應對溫室效應相結合的環(huán)境下,許多國家把擴大核電裝機容量提上日程。據統(tǒng)計,超過160座核反應堆已被列入未來發(fā)展計劃,另有超過300座核反應堆正在申請中。根據《展望》中的“新政策情景”分析,核電裝機容量2030年可望達到543 GW,2040年有可能達到624 GW,增長率超過60%。按區(qū)域來看,大部分計劃新增的核反應堆來自亞洲地區(qū),有46%的核電裝機增長集中在中國,30%來自印度、朝鮮和俄羅斯,16%來自美國,另有10%的負增長來自歐洲。
2015年9月,WNA呼吁,2050年前,全球核工業(yè)應當增加新發(fā)電能力1000 GW,使核能發(fā)電量占全球電力市場的份額達到25%。該協(xié)會總干事表示,2015-2020年間,全球核電可望增加50 GWe裝機容量,2020-2025年間可望增加125 GWe,2025-2050年間可望增加825 GWe。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于2015年9月發(fā)布的《至2050年全球核電發(fā)展預測》中表明,根據不同發(fā)展情景,到2030年全球核電裝機容量的增長幅度預計在2.4%至68%之間。從地域分布來看,中國、韓國等東亞國家增長最顯著,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東歐國家也有較強的增長潛力,以德國為代表的西歐國家核電裝機降幅最大,北美地區(qū)的增長預測不穩(wěn)定。
IAEA表示,全球有20多個國家正在籌劃建設核能項目,其中許多是發(fā)展中國家,有1/3是非洲國家。2015年11月17日,IAEA總干事天野之彌向聯(lián)合國安理會表示,“根據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公約,探討減緩氣候變化時應該適當考慮核電”,“核電對環(huán)境的影響很小,并且能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許多國家相信,核電能夠幫助他們應對保障可靠供電和抑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雙重挑戰(zhàn)”。
全球核電的未來發(fā)展存在諸多挑戰(zhàn)及不確定性
《2014世界能源展望》報告指出,影響核電未來發(fā)展前景的因素包括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外部因素主要是核電發(fā)展面臨其它能源的挑戰(zhàn),包括較低的天然氣價格、各國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以及全球金融危機對資本密集型項目的影響等。內部因素主要指核電技術本身,包括引入壓力測試、強化安全性需求和先進技術的部署等可能會對核電站投運造成延期,并對核電的經濟性造成不利影響。
日本福島核事故后,全球核電業(yè)陷入低迷,美國也不例外。2015年11月2日,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發(fā)布數據稱,美國面臨核反應堆退役潮的壓力。目前美國有62座核電站、99座核反應堆在運營。過去4年間,美國總共關閉了4座核電站、共5座反應堆,總共減少了超過4000 MW的核發(fā)電能力。預計2019年前還有超過2000 MW的核電機組面臨退役。EIA對美國核電發(fā)展前景持樂觀態(tài)度,預計2016年至2020年間美國核電裝機總量仍將增加5000MW以上。
大量核反應堆的退役將加大美國清潔電力發(fā)展的壓力?!妒サ貋喐缏?lián)合論壇報》撰文指出,美國的清潔能源夢想或因核能發(fā)電的減少而受阻。美國許多電力公司轉向新的大型天然氣發(fā)電廠,并計劃對老舊電廠進行設備更新?lián)Q代。美國核電運營商都面臨廉價能源的競爭。
法國核電發(fā)展的前景也面臨其他能源的挑戰(zhàn)。法國已經決定把核電比例降到50%以下,大力發(fā)展風能、太陽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據法國媒體2015年10月24日報道,法國環(huán)境及能源管理署(Ademe)最新報告稱,法國未來的電力將全部來源于可再生能源,在理想情況下,2050年法國的電力結構可能是63%的風能、17%的太陽能、13%的水能、7%的地熱以及其他可再生熱能,核能僅作為冬季用電高峰時期的備用能源。
英國是發(fā)達國家中對發(fā)展核電最積極的一個國家,英國核電的未來也面臨一系列挑戰(zhàn)。其中一個因素是法電選用的EPR機型在芬蘭和法國項目上一再推遲,使其成本不斷上升。其次,在法律層面,奧地利政府已經向歐洲法院提起訴訟,狀告英國政府為核電站項目提供補貼,稱此舉擾亂市場。此外,一些環(huán)境保護主義者認為,隨著可替代能源技術開始扎根,核電站項目不是很有必要。